从麦田育种到社区服务 河南师大这场劳动教育课“有料”更“走心”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波 通讯员 董志萍 汤雪
当实验室里的育种理论遇见田间的麦穗,当宿舍区的日常维护融入服务意识,劳动教育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7日至16日,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该校西校区四号学生公寓楼“一站式”社区,共同开展“以劳增智 实践赋能”劳动教育系列活动。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专业实践与生活劳动相结合,涵盖田间小麦育种操作、宿舍环境美化、社区秩序维护等内容。该院党委副书记朱进表示,希望通过专业实践劳动强化学科认同,通过社区服务劳动培养公民意识,让学生在“动手”中感悟劳动真谛,在“力行”中厚植生命情怀。
“过去只在课本里学‘杂交育种’,今天亲手操作才明白,科研劳动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2024级生态学专业学生李嘉隆在学院试验田中化身“小麦育种员”,在生物科学系专业教师刘海英指导下开展小麦选穗、去雄、套袋等系列实践操作。“活动将实验室知识与田间实践深度融合,让劳动教育成为专业学习的延伸,也让学子在泥土芬芳中领悟生命科学的责任与使命。”刘海英说。
除了在田间地头开展劳动教育,该院还在学生社区同步发起“劳动微行动”计划,组织学生对宿舍卫生进行彻底整理,并规范楼前电动车停放秩序,从书桌收纳到公共区域清扫,从车辆归位到安全通道维护,学生们在细节中培养自理能力,在协作中增强社区归属感。“整齐的社区环境需要每个人的自觉维护,摆放电动车看似小事,但我们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者’,从中学会了为他人着想。”该校202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活动参与者郭景泰说。
朱进表示,此次活动是学院推进“五育融合”的创新举措,目的是让学子真正理解“劳动是生命的实践”这一深刻命题。下一步,学院将继续联合“一站式”学生社区拓展劳动教育场景,结合学科特色设计“生态养护”“社区安全维护”等主题活动,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专业化,为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谢景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