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创新创意思维,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创业工作部署,增强学生团队协同实践精神,3月29日,法学院于崇法楼301举办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初赛。此次比赛吸引了众多怀揣创新梦想的学子参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广阔平台。
本次初赛共有三个赛道,11支队伍约100人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涵盖AI智能驾驶、地区养老服务、乡村振兴、法律服务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法科学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各参赛团队针对项目背景、所解决的问题、项目成效以及应用领域未来预期等内容,并围绕创新、教育、团队、发展、社会价值等维度对项目进行了精彩介绍。孙昊团队聚焦智能驾驶领域,推出“智驾护航-多功能科技化方向盘技术”,通过集成传感器与AI算法提升驾驶安全与交互体验;高菁菁团队立足法律普惠,打造“云法智联”平台,运用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简化法律咨询流程,助力弱势群体维权;杜如燕团队则深耕乡村振兴,以“‘缘’聚黄酒”项目为刘集黄酒产业注入活力,通过品牌包装、电商推广与文旅融合推动乡镇经济升级。
在选手答辩阶段,评委们就项目的社会价值层面、创新创意维度、商业价值可行性等领域展开了深入问答。同时,评委老师们也为参赛队伍梳理思维逻辑,提供了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并对参赛选手答辩技巧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合适的建议。他们强调,参赛团队要紧紧围绕大赛规则,全面落实大赛要求,进一步提炼参赛项目亮点和特色,跳出原有的固化思维,打破原有备赛思路,融入更多新元素,力争实现新突破。
此次院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创新思想的平台,也为学院创新创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今后,法学院将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举办更多相关创新创业竞赛,推动学生创新创意能力不断提升,为培养适应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需要的青年法学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法学院 李思伟 孙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