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0-24浏览次数:204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我校广大干部师生积极学习全会精神,并围绕全会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党委书记冯淑霞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十五五”时期是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奋力创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学校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系统总结“十四五”发展成就,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新布局新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趋势,与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紧密衔接,深入研讨、凝聚共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合力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会《报告》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寄予的殷切期望。学校将全面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聚焦全省“1+2+4+N”目标任务体系,锚定“双一流”创建目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创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机制,不断造就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深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着力培养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扎实推进学校科技创新港建设,打造新的育人育才高地、科技创新高地、人才汇聚高地,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校长郭海明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擘画了“十五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性作用,紧扣“双一流”创建目标,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新理念、更实举措高质量做好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奋力谱写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

全会强调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学校将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高标准建强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原实验室等重大平台,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成果上取得突破;扎实推进学校科技创新港建设,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师大力量。

全会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坚守师范教育初心使命,弘扬教育家精神,构建具有中原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快“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融合创新,培育扎根基层、引领改革的“豫派名师”。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

党委副书记秦法跃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指出,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一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切实响应全会号召,积极把全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一是快速学习宣传。要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对全会精神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宣传解读,以最快的速度、最广的覆盖、最好的成效,在全校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切实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二是加强思政引领。要推动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新时代伟大成就,特别是“十四五”以来的辉煌成果作为生动教材,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做好贯彻落实。全会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重大任务。同时,高校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切实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师大力量。

副校长宋晔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时期取得的历史成绩,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全会的有关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全局性谋划,必将开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新局面。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副校长,我要不断深化对全会精神的认识理解,并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持续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锻强供给侧关键要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强新工科建设,建好现代工学院,着力培养视野开阔、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将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融入卓越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健全中国特色、中原风格、师大气质的教师教育体系。创新师范教育理念,加强“新师范”教材和智慧课程建设,推动实施以拔尖人才培养为支撑的卓越师范生培养计划,推进本硕博一体化卓越教师贯通培养,培育更多“豫派名师”。完善教师研训体系,实施“铸魂强师行动”,着力服务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对高校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期望和更为明确的要求。学校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上有较好的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还需认真谋划、系统思维、深入推进。一要强化系统布局,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生态。学校要主动融入国家和我省发展大局,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以服务产业创新为导向,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二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培育科技创新发展新力量。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以新工科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为抓手,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要整合提升科研创新平台,构建创新发展新支撑。以“有组织科研”为抓手,瞄准国家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提升现有科研创新平台水平,谋划建设一批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在全面强化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上交出“师大答卷”。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段勃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系统谋划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作为高校组织工作者,深感全会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推动全会精神落实落细。组织部门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肩负着为学校事业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的职责使命。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主动对标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准确理解“十五五”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把全会精神贯穿组织工作的全过程;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学校事业发展优势;三是服务发展大局,围绕“双一流”创建、科技创新港校区建设等重要任务,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四是强化人才支撑,突出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为学校事业发展汇聚优秀人才。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学校基层党组织落地见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组织力量。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朱遵略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的发布,恰逢其时,正当其势,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对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支撑作用。“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高位推进的五年,是学校面向创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扎实迈进的五年。要以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发展目标为根本遵循,聚焦“两高四着力”,锚定学校“双一流”创建核心任务,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深耕不辍,主动融入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大局,在守正创新中塑造竞争优势,在持续改革中增强内生动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人才培养与原始创新之基,奋力书写对学生成长负责、让社会满意的高质量教育答卷。

化学化工学院执行院长白正宇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等战略部署,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提到“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作为从事绿色电源材料的研究人员,我深感责任重大。绿色电源材料是新能源产业链的“芯片”,直接决定我国“双碳”战略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质量。只有把“从0到1”的基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才能摆脱“卡脖子”隐忧。要聚焦高比能高安全电池材料,主动对标国际学术前沿,对接国内龙头企业,共建共享中试平台,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把发明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之中。全会指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校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第一车间”,要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质生产力”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解决产业真问题中练就“硬核”本领,让更多青年才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商学院院长刘英基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十四五”成就,明确“十五五”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时期,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坚持一系列发展原则,提出主要目标与任务部署。全会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十五五”时期核心主题,为学院锚定了服务地方经济、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学院将紧扣“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一是打破学科壁垒,联合地方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聚焦区域特色产业痛点开展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地方经济发展一线,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让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呼应“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增设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前沿模块,强化实践教学,结合产业需求针对性提升学生技能,为地方输送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破解“用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三是贯彻落实“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部署,依托合作的外贸企业资源,引入国际商务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跨境电商实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助力地方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带领学院全体教职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学改革,把学院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大局,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高校力量。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陈莉莉表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计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更加明晰了肩上的责任与担当。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自觉将个人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是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学生,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要服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化学科布局,深化教学改革,为催生新质生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三是要锤炼“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过硬本领。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迎挑战,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勇于探索教育数智化等新路径,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博士生李嘉玮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新征程即将开启的关键节点,为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而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经济、科技、农业、民生等多个方面擘画出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蓝图,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一名见证者,我目睹了国家在经济稳步前行、科技突破创新、民生安定和谐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一名参与者,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重任在肩。特别是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我当以三重担当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理论为魂强信念,深学细悟全会精神要义,在筑牢理想信念中把稳思想之舵;以笔墨为犁传声音,深耕马克思主义专业知识,在学懂弄通理论内涵中讲好中国故事;以初心为楫赴一线,扎根广阔基层生动课堂,在服务国家战略中镌刻奋斗足迹,力争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青年学子的智慧和力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密码学院)2023级本科生韩滢玉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新篇,举旗定向;当代青年学子凝心聚力,继往开来。会议以“十五五”规划锚定发展航向,以党的领导筑牢事业根基,以高质量发展培育时代动能,以人民至上诠释根本宗旨。吾辈学子生逢其时,自当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蓝图;勤学专业知识,锤炼创新本领,以扎实学识服务发展大局。作为基础学科的师范生,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在前,当以忠诚铸魂、以实干立身,将会议精神融入个人发展,把专业所长化作执教力量。课堂之上,要深研全会要义,让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校园内外,要赓续红色血脉,以理想之火淬炼青春之魂。要将个人志向汇入时代洪流,使青春律动与家国共鸣;以创新思维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务实态度投身现代化建设;以勤学锻造利器,实践淬炼真知,既读万卷书筑牢理论根基,也行万里路体验国情民生。面向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要求,既要如饥似渴吸收学科前沿知识,筑牢“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学识根基;更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育人智慧,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以奋斗之我投身复兴之征程。

(党委宣传部 张 迪)

 


Baidu
map